權力也能當“門票”?
文章原載:杭州防水補漏 文章出處:http://m.dxddd.net/ 文章版權:如需轉載本文,請以鏈接的形式注明原載以及出處,謝謝!
權力也能當“門票”?趙志疆“每年要送出三萬多張得罪不起、拉不下臉的‘關系票’,近三零零萬元門票工字打了水漂.”河北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借貸一八零零多萬元,年利息就有一零零多萬元.無奈,他們跟某縣就‘關系票’數量進行協商,后確定每個副處級以上干部1次可免費送一零人上山.(九月二六日天府早報)1個并不算很出名的風景區,為了控制關系票還專門“制定了嚴格的限制措施”,然而即使如此,每年仍然要送出三萬多張關系票,損失近三零零萬元.不難想象,對于1些著名風景區,以及尚未制定“嚴格限制措施”的景區來說,這筆數字將會何等驚人?為了應對“關系票”,景區負責人曾對縣領導建議說,“管理局從每年貸款中拿二零零萬元送給縣里,你們用這些錢再來買門票行嗎?”領導十分干脆地拒絕了,“二零零萬元哪夠?”景區每年平白無故奉上二零零萬現金,領導居然還嫌太少.看來,在領導眼中,權力的作用要遠比這二零零萬管用得多,也值錢得多.看到這樣的報道,不由得使人心生疑惑——難道權力也能當門票?景區之所以受制于地方政府,是因為景區位于政府的管轄范圍之內,雖然1直在提倡強化政府部門依法行政,以及優化投資環境、保障企業權益,但是從景區苦不堪言的現狀來看,這些舉措遠未落實到實處.政府領導之所以熱衷于免費旅游、送關系票,絕不是因為買不起門票,不過是潛意識里的特權思想在作怪罷了.在這種權力至上的思想影響之下,不僅政府領導理直氣壯地將免費旅游當成自己應得的福利,甚至但凡和景區稍有瓜葛的部門員工,都將此作為自己“抖威風”的資本——電力部門1個普通電工就曾因遭到拒絕而對景區拉閘斷電.以職位當錢花、拿權力當門票,這絕對可以算得上權力腐敗的有1種公開示丑.造成這種混亂場景的表象是特權意識的泛濫,但是如果繼續深挖這種特權意識滋生的土壤,我認為,根本原因還在于地方政府對景區的認識存在錯位.在1些地方政府看來,景區有價值的不是公共屬性而是經濟效益.于是,景區1方面對外扮演著“搖錢樹”的角色,另1方面對內充當著政府部門的“后花園”.1輪輪漲價風波過后,景區每每被指責為靠山吃山的“山大王”,但是現在看來,景區管理者不過是租用了“山頭”而已,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具有“山大王”思維的政府部門.政府部門沾染上“山大王”思維后,近乎本能地忍不住要從自己的地盤分1杯羹,將景區當成了“政府接待處”;而自感利益受損的景區只有“堤內損失堤外補”,將成本轉嫁于普通游客;得到了諸多權力腐敗的實惠后,政府部門作為管理者自然會對景區的漲價行為視若不見,甚至是不無縱容.于是,2011保安服裝終于明白,為什么某些景區在日漸“門前冷落鞍馬稀”的同時,門票價格卻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攀升.特權意識可怕,比特權意識更可怕的是“山大王”思維;鏟除特權意識迫切,比鏟除特權意識更迫切的是轉變政府部門對待景區的認識錯位.否則的話,在景區門票的漲聲1片中,不知道還將有多少普通游客在稀里糊涂地替領導者的“門票腐敗”埋單?